清晨突发地震!震感强烈!救援人员已赶往震中!
984 2025-05-13 04:28
1.4理化指标检测及感官评审方法
糖度: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;酸度:指示剂法进行测定;酒精度:参考GB/T15038-2006,采用酒精计法;感官审评方法:请3位果酒相关性研究的导师及6位学生进行观察品鉴点评,对板栗果酒的口感和内质包括色泽、香气、口感和质地4个指标进行评定,采用百分制的得分方式,感官品质总分=色泽×25%+香味得分×20%+口感得分×30%+质地得分×25%,感官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。
2结果与分析
2.1发酵期间不同酵母及酒曲对板栗果酒糖度的影响
糖度是判断发酵情况的指标之一,总糖量恒定时,残糖量越低发酵越完全。通常,果酒发酵残糖量低于3g·L-1时,即可判断酒精发酵结束,若残糖量高于3g·L-1时发酵终止则认为发酵异常终止。由图2可看出,随着时间增加,糖度逐渐降低,在前5d主发酵阶段大幅度下降,至6d发酵时期开始,下降曲线趋于平缓。发酵进行到第10d后,5个实验组糖度均已降至3g·L-1以下,并随时间推移,糖度未发生变化,表明发酵已结束,其中,添加白酒曲的板栗果酒糖度为2.8g·L-1,。由糖度变化曲线的差异可看出,添加的5种酵母和酒曲对果酒糖度影响是不同的,其中在果酒中加入白酒曲糖度下降最快,糖度最低降至1.5g·L-1。
2.2发酵期间不同酵母及酒曲对板栗果酒酸度的影响
由图3可看出,板栗果酒发酵期间,酸度随时间呈整体下降趋势,未出现发酵停滞,且在发酵进行第10d时5组板栗果酒酸度除加入葡萄酒活性干酵母的一组外均在2.5g·L-1左右,不再变化。其中,添加白酒曲的板栗果酒酸度较其他4种下降最快,酸度降至最低为2.5g·L-1,下降百分比为69%,酿酒曲次之为68%,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下降百分比最低为56%。
3结论
在板栗果酒中加入不同酵母和酒曲,其发酵都无异常,无停滞情况发生,酒精度也都能达到果酒酒精度要求,但经本实验可知不同酵母和酒曲对板栗果酒品质的影响差异明显,在发酵过程中,加入酒曲的果酒糖酸变化最快,且酒精度较高,感官评价评分也较高,推测由于板栗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,酒曲较酵母来说对其分解较好,故对板栗果酒发酵较适宜。综合几种酒曲在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上的对比,可得出板栗果酒适合加入酒曲,且白酒曲是最佳的选择,酒精度达到16%vol,糖度和酸度分别为2.8g·L-1和2.5g·L-1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食品添加剂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
相关链接:果胶酶,蛋白质,柠檬酸